找回密码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论文 科普 华科
赞助广告
分享 排查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美对华科技限制再次升级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对于中国前沿科技领域来说,人才交流受限 无疑是一次打击,但同时,中国科技界也应该重新思考,应该如何更好的建立人才培养 体系。 本文来自《财经》,记者刘以秦、金焱,原文标题《排查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美对华科 技限制再次升级》 从中国企业到中国资本,再到 ...
分享 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聊聊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
编程随想: 文章目录 ★引子 ★背景——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美国对苏战略的三种选择 ★乔治·凯南——遏制战略之父 ★凯南的遏制战略 ★凯南遏制战略的后续影响 ★NSC-68 号文件——从“有限遏制”到“全面遏制” ★NSC-68 号文件的后续影响 ★二十年越南战争——美国从主动变被动 ★尼克松的战略调整 ★十年阿 ...
智取生辰纲 | 2018-8-24 00:32 | 1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贸易战中对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观察
作者: 胡少江 对于美中贸易战的前景,两国政府在公开媒体上都表现得信心满满。这无外乎三种可能:一是实际上双方都没有信心,都在说大话,只不过碍于面子,谁也不好首先求和;二是虽然双方都认识到贸易战的损害,但是双方都认为自己能够胜在最后,都寄希望于自己抗损害的耐力比对方强,希望对方在中途作出让步;三 ...
分享 美中两国正快速滑向“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未普 自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中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糟糕,未来数月甚至会更糟。已经被美中两国学者讨论了无数次的“修昔底德陷阱”(The Thucydides Trap),在贸易战的硝烟中,已经清晰可见。 发明“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最近一段时间里 ...
智取生辰纲 | 2018-8-9 22:05 | 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中国精英怎样看世界?
《金融时报》 中国的政界精英如何看待世界?上周末,我参加了由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Chinese Economic Practice and Thinking)组织的一场对话,与会者包括几名外国学者、记者以及中国高官、学者和商界人士。这是25年来我在中国参加过的最坦率的讨论。以下是我们 ...
智取生辰纲 | 2018-5-5 07:53 | 2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苏德辰为什么要把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误认为驮兽蹄窝? ... ...
苏德辰为什么要把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误认为驮兽蹄窝? ... ...
【编者按】苏德辰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 但是一辈子也没有发表过什么学术论文,靠把北京西山 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误认为驮兽蹄窝竟然发了一篇中国国内期刊论文,却是错得离谱,反映其缺少最基本的地质知识, 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谁要指出他发表文章中的学术错误,那就动了他的奶酪,非跟 ...
嵇少丞 | 2018-3-12 07:00 | 9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Canyon of sculpted rocks
Canyon of sculpted rocks
Canyon of sculpted rocks Shaocheng Ji Département des Génies Civil, Géologique et des Mines, É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 Montréal, Québec, H3C 3A7, Canada ...
嵇少丞 | 2018-2-11 02:02 | 9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分享 王烁: 富人逆袭
现代民主体制有个未解之谜: 穷人为什么没有投票分掉富人的财富? 我们都知道,所有社会里的财富分布都很不平均,实际呈幂律分布,形象地说就是金字塔,越往上人数越少而每个人所占财富越多。把所有选民按财富由少到多排成连续序列,平均值落在的那个位置一定在中位选民的右边,术语叫作右偏,效果就是人们经常 ...
PBS | 2017-12-19 12:54 | 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经济能量与不和谐环境决定了政权崩溃
普世价值观缘于离子共价论。事物存在于其能量与环境的和谐势能: 势能 IC= 动能 Z* / 环境 r 普世价值 IC= 人本 动能 Z* / 民主宪政环境 r 非普世价值 IC= 诈骗 人本 动能 Z* ...
huilin | 2017-11-6 05:56 | 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西方哲学的文化背景
文:邓晓芒 ​ 中西哲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与中西文化背景有关。 西方哲学既然是“爱智慧”,它就有两方面的文化背景。一个是个人的独立性,只有个人独立才会有真正的“爱”,才会为了自己的爱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一个是宗教意识的升华,智慧只有上升为神的智慧才值得人去追求,才具有最 ...
时代学园 | 2017-10-15 08:08 | 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