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周可真的个人空间 http://www.sciencenets.com/?26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已有 115 次阅读2015-10-4 11:47 |个人分类:道家|系统分类:以史为鉴

老子的道德观:道德出于自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

 

在老子看来,善与恶是一对辩证矛盾:有善必有恶,有恶必有善,善与恶都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老子正是在强调善与恶之间具有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同一性意义上说:“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老子.二十章》)

 

也因此,老子并不主张扬善惩恶、赏善罚恶,而是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四十九章》)也就是认为,在道德上不应嫌弃任何一种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善类,都要一视同仁地善待。能做到像善待善类那样善待不善之人,才是“常善救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二十七章》)

 

包容和善待包括善人与恶人在内的一切人,是最高的道德——“上德”: “夷道若颣(lèi,疵,缺点),上德若谷。(《老子.四十一章》)

 

上德之人,虛怀若谷,持守道德价值的中立,不分善人与恶人,一律善待,这是意味着主观上没有求善的动机,没有追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意图,这样倒能成为一个上德之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

 

反之,下德之人则分辨善恶,区分善人与恶人,而有心求善,努力争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结果反而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三十八章》)。

 

这就是说,真正的道德是在无意间造成的,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三十八章》)。所谓“无为”就是“无以为”,即“无意而为”;“为之”就是“有以为”,即“有意而为”。“无意而为”就是所谓“道法自然”的“自然”之境。所以,老子的道德观是“道德本于自然”或“道德出于自然”。

 

出于自然的道德,是无意而为的道德,是谓“上德”。反之,违背自然的道德,是有意而为的道德,是谓“下德”。故“上德”与“下德”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无意”与“有意”。

 

用《道德经》的原话来讲,“无意”就是“无知无欲”。在善恶观意义上,“知”是分辨善恶,“欲”是故意求善。所谓“无知无欲”,就是不分辨善恶,不故意求善。反之,分辨善恶,故意求善,就是“有知有欲”。

 

在老子看来,人本来是无知无欲的,人们之所以会变得有知有欲而故意求善,是由于自然道德不断退化的结果:“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认为,周代礼乐制度的创立是标志着自然道德退化到了极点,正是这种制度,导致人们完全丧失了诚实质朴的品性而变得极其虚伪狡诈,天下因此而陷于纷乱。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们故意求善,不过是为了争得善名所带来的利益,其求善是假,争名夺利才是真。所谓“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实际上就是指下德之人有意于名利而求善,即为了争名夺利才努力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分享到: 更多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6-3-22 23: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