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嵇少丞的个人空间 http://shaochengji.sciencenets.com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已有 957 次阅读2019-6-19 04:33 |个人分类:地球与地震|系统分类:科普作品| 宜宾地震, 页岩气

2019年6月17日的四川长宁地震是页岩气开采的必然结果?

2019617日的四川长宁地震是页岩气开采的必然结果?

 

2019617日夜里22:55,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一起Mw5.8级的地震, 震中位于28.405°N 104.957°E,美国地调局测定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 公里,有别于四川省地震局所报的16 公深度(估计有误)。

 

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200人受伤。受地震影响,长宁县境内多处道路塌方,震区附近宜叙高速全线、宜泸高速宜宾境内4个收费站、纳黔高速部分匝道等被迫关闭,S309古高路长宁县硐底镇路段发生山体塌方,造成道路半幅阻塞,交通暂时封闭。成渝高铁渝贵铁路成贵铁路等沿线及部分车站有震感,部分列车晚点或停运。地震还造成约4万户用户停电。

 

震中位于长宁县双河镇,位于构造地热梯度低、相对稳定的扬子地块上,震中及其附近没有已知的重要的活动断裂,2000年那里前历史上也几乎没有发生过有任何有记录的重要地震。但是近年来,地震活动却大大增加, 例如, 20181216日,长宁发生5.7级地震, 201913日发生5.3级地震, 2019617日发生5.8级地震,同一天隔壁珙县发生5.1级地震,2019618长宁县再发生5.3级地震。近年来,该地区不到4级的地震更是多去了。一切皆因为当地的页岩气开发所致。


 





上述地震包括这次地震的主震与余震皆沿着长宁褶皱分布, 该褶皱的轴呈WNW-ESE方向定向, 是老变形的褶皱,从背斜核部向两侧依次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 长宁褶皱与四川盆地内部的其他褶皱(例如龙泉山与华蓥山的褶皱)不同, 后者的褶皱轴呈NE-SW向, 是四川盆地经受松潘-甘孜地块挤压形成的新构造, 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是这一构造变形的具体体现。上述这套沉积岩与结晶基地之间存在一条平缓的滑脱面, 最深处为14 公里。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公里, 估计出现在产状(308°,46°)的逆冲断裂的断坡上, 该断坡的性质为逆冲左旋走滑。

 

为什么该地区以前构造稳定,但是自从页岩气开采这里的地壳以来越来越不稳定了?

 

四川长宁县与珙县是页岩气开采的重点区块。页岩气开采的重头戏是液压致裂, 就是通过人为地提高流体压力把地下岩石弄裂打破, 使得被不渗透层圈闭的天然气释放出来,开采出来赚钱。施工压力一般为50-70 MPa, 加之该地区本来地下就有流体超压现象, 开采过程中距离地面2-5 公里的岩层中发生大量的岩石破裂, 使其岩石强度大大降低,即其抵抗地块构造应力的能力大为下降。

 

大家知道, 地壳一般分为脆性的上部层与塑性的下部层, 构造应力主要靠脆韧转变带之上的上部地壳岩石撑着, 下部地壳强度低,时时发生塑性流变,应力无法集中而飙升。页岩气开采进行大规模的液压致裂, 破坏地壳表层几公里深度范围内岩石的应力承载能力, 远场应力必然向深度10公里左右的岩石集中, 使其发生滑移与脆性破裂, 产生地震。就如,原先一根绳子有三股, 现在其中一股遭受破坏, 原先的由三股共同承担的力量现在只有两股承担,势必造成应力超荷而发生断裂。这就是长宁地区原先构造稳定, 没有地震,但是自从页岩气开采以来这里的地壳以来越来越不稳定了、经常发生地震了的原因。

 

综上所述, 2019617日的四川长宁地震是当地页岩气开采的必然结果。

分享到: 更多

评论 (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9-12-26 02: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