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求真留实的个人空间 http://www.sciencenets.com/?3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热度 4已有 5102 次阅读2015-6-19 04:46 |个人分类:学术打假|系统分类:学术打假| biology, 美国, 朋友, 天才, 健康

美国“天才奖”得主、饶毅“朋友好”代表管坤良接连撤稿

美国天才奖得主、饶毅朋友好 代表管坤良接连撤稿

 

据《撤稿观察》报道,天才奖得主管坤良最近接连撤稿,而管坤良是饶毅朋友好一文的一个精神健康的代表之一

 

相关链接:

MacArthur awardee retracts signaling biology paper

朋友好

http://moores.ucsd.edu/guanlab/

管坤良_百度百科管坤良- 教师列表-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管坤良 - 千人计划网

 

 

A prominent biochemist and his co-author are pulling one of their papers in th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because…well, we’re not sure.

That’s because the retraction note is – as we’ve come to expect from JBC – not very informative.

Here’s the only explanation for the retraction of “The Down Syndr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 (DSCAM) Interacts with and Activates Pak”:

This article has been withdrawn by the author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Kun-Liang Guan, earned a MacArthur “genius” grant in 1998 at the ripe age of 35, amounting to $230,000 over five years. (Disclosure: Retraction Watch is also supported by a two-year $400,000 grant from a different MacArthur Foundation program.) The following year, Guan received a $5,000 award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which publishes JBC.

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signaling mechanisms of Down syndr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 (DSCAM) which, when mutated, leads to mental retardation. It’s been cited 35 times, according to Thomson Scientific’s Web of Knowledge.

Unfortunately, we didn’t get much clarity from the journal about why this paper bit the dust. Here’s what we were told by Kaoru Sakabe, Manager of Publication Issues at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t is JBC policy to maintain confidentiality in such matters.

Guan has another retraction under his belt, also from JBC. Here’s more from the note for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ontributes to UV- and H2O2-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skin keratinocytes,” which is fairly informative:

This article has been withdrawn at the request of the authors.

Reason: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activation of AMPK is mediated by EGFR activation, the authors included data in Fig. 2 (A, G, and H) that had been used in a previous pub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f the above article, the authors were made aware of this and are therefore withdrawing this paper. Despite these errors, the authors stand by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author on the AMPK paper, Cong Cao, was recently named in a lawsuit between a former postdoc and his advisor, in which the former postdoc claims to have “detected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of data” by Cao.

Guan is currently bas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We’ve asked him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will let you know if he responds.

 

 

朋友好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blog/recommendico.gif精选

已有 39381 次阅读 2013-6-2 16: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华人文化有一个很糟糕的习俗:越是与自己近的人,越是妒忌。

一个健康的社会,年轻人应该不仅希望自己有好朋友,而且希望朋友做的好,为朋友高兴。

而目前中国社会在这方面还很欠缺,问题在多个层面通过多种形式表现。有些父母经常告诉孩子:看人家谁的孩子多好;有些老师告诉学生:看人家那个班多好;有些学校告诉师生员工:看人家隔壁学校多牛。有些人对于某校第一、某地第一、华人第一出现扭曲的理解,变成不愿意其他人第一,而不是说自己要做好。

我国学术界一般也还在幼稚的阶段:欣赏和赞赏他人的还占少数,别苗头的还占多数。

还有些华人专门抑制其它华人,以保证自己第一、维持自己第一。

华人这种妒忌,恐怕是各行各业经常有人各种方式的对同班、同单位、同领域的人投毒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文化中成长的人们在有些外国文化中,可能感触很深、进而反省和改进。恐怕很多人不敢回国,与此也有很多的关系,他们不是怕人事关系,而是怕中国比较普遍的妒忌、甚至落井下石的文化习俗。

1980年代出国的一代中很多人出国前不仅上进心很强、而且妒忌心很强。但很快,大多数人感受到美国文化积极的方面,尽可能与碰见的人成为朋友,也经常为朋友高兴,为其他人的成就欢欣鼓舞,大家互相帮助,不仅与华人、而且与其他同事、同领域、邻居都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气氛,共同营造健康的环境。我们看到,当年有些竞争性和妒忌心都非常强的人,在67年后,特别是做了助理教授以后,变得非常懂得欣赏他人、愿意帮助他人,建成互信、互乐、互助的群体。当然,有少数例外。

今天来北大生科院的学术报告的管坤良教授,就是当时群体中的一位,是其中精神健康的代表之一。

坤良虽然出身农村,但学业早成。15岁上大学,26岁获得美国Purdue大学生物化学博士,29岁为Michigan大学助理教授,37岁为正教授。

坤良在研究生期间有很好的生物化学训练,博士后期间他在蛋白质磷酸酶方面有先驱性研究,助理教授初期以研究MAP 激酶通路闻名。在他已经因年轻有为而闻名后的19961997年,我们在加拿大开会第一次见面,很快感受到坤良不仅学术优秀,而且为人健康。坤良和多位华人科学家合作,包括北大的校友韩珉、科大少年班的管俊林。坤良也与我有过合作,有好几篇文章,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JBC等发现参与神经纤维导向的蛋白激酶。我们两人还曾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评述神经导向的信号转导机制。与坤良的合作,是令人愉快的经历,我恨不得还有机会。

坤良好像是获得McArthur天才奖的首位大陆华人。粗略统计好像有五位大陆华人得过,一位是北大生科院到美国转行做作家的、一位是人权组织的人,三位自然科学的,一位是不该得的现在大家不会知道的,一位是哈佛的庄小威,而1998年第一位获McArthur的是我们的管坤良。

所以,如果大家要了解被明确标为天才的人,今天可以听杰出生物化学家管坤良的学术报告。

我们也没有放弃努力,希望坤良有朝一日回到中国,最好是到北大,说不定我们又可以合作。为了避免坤良因为施一公和我遇到的表面问题而裹足不前,我愿现身说法:中国文化有很多问题,但通过大家努力也很有希望。

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期待:中国的学术界将更多互相激励和欣赏而逐渐成熟;中国的社会将建立、营造和加强互信、互乐、互助的环境。

2013531日星期五下午)

 

管坤良,1963年出生于浙江桐乡,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药学系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共同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兼职杰出PI

 

1982年获杭州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

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19e605a5882b2b7a39f3ec601accb0a/5d6034a85edf8db11bc9843a0823dd54574e748d.jpg

1983-1989年于Purdue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并获博士学位,其后于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2-1996年任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系的助理教授,1996-2000年任副教授,2000年起任教授,2003年起任HalvorChristensen教授。

1995-1999年任国家科学基金细胞生物学组评审员,1997-2002年任期刊生物化学编辑,1999-2003年为NIH评委CDF-3组成员。2002-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员。

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药学系教授。

1982年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考取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并同时被录取CUSBEA赴美研究生,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受聘于密西根大学和老年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兼任浙江大学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客座教授。

 

管坤良博士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
电话:0571-88206016
Email: [email protected]

教育背景

 

1978-1982     杭州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1983-1989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生物化学博士 
1989-1991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生物化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2-2007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02-2007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生命科学研究院Halvor Christensen 教授 
2007-至今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药学系教授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3596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管坤良

来源:changjiang.edu.cn 2007-03-19 14:56:47

 SHAPE  \* MERGEFORMAT

管坤良,复旦大学教授,受聘为国家教育部第八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聘任岗位: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PBS 2015-6-19 05:23
我觉得如果有人出事情,就不要把某人是这个出事人的朋友一起挂进去,有点诛连的感觉。应该就事论事。

饶毅管坤良我都认识,人无完人,他们也不是那么不甚——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感觉,我尊重你对他们的感觉的表达。
回复 求真留实 2015-6-19 05:5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林子就有什么样的鸟。
回复 姚小鸥 2015-6-19 15:42
饶毅管坤良我都认识,人无完人,他们也不是那么不甚
是说“不堪”吧?
回复 智取生辰纲 2015-6-20 01:38
应该是不甚了了吧?
回复 智取生辰纲 2015-6-20 01:39
姚小鸥: 饶毅管坤良我都认识,人无完人,他们也不是那么不甚
是说“不堪”吧?
应该是不甚了了吧?
回复 刘学武 2015-6-21 14:11
管坤良撤稿的第二篇文章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ontributes to UV- and H2O2-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skin keratinocytes的前提是研究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凋亡是衰老甚至癌症的起因。这与目前氧化有益的学说是矛盾的,7-8年前,生物学研究者可能对氧化应激的作用不是了解,做论文时也是教条照搬。在错误的前提下,产生错误的结论,而实际试验有可能产生矛盾的结果,他们造个假顺应了一下错误的结论。另外,uv照射和补充过氧化氢是不同的途径,UV照射可能直接损伤DNA,而补充过氧化氢先破坏细胞膜,他们的路径是不一样的,结果应该不一样,管把他们放在一起,可能为了凑数据,把两者等同视之。
回复 刘学武 2015-6-21 14:19
UV紫外线导致皮肤癌是有确凿证据,因为它损坏了DNA,而过氧化氢施用于皮肤上没有导致癌症的证据。而根据我的研究,过氧化氢不仅不会导致衰老和癌变,更有可能是延缓衰老和抗癌。管的文章没有做体内试验,估计有认为制造数据的可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9-9-5 17: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