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求真留实的个人空间 http://www.sciencenets.com/?3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热度 10已有 2312 次阅读2015-10-6 20:38 |个人分类:辩论争鸣|系统分类:学术打假| 诺奖

现在可以讲实话了,饶毅的骗局也该收场

现在可以讲实话了,饶毅的骗局也该收场

屠呦呦得诺奖的消息在“科学网”的首次登出是有饶毅的那篇(修正稿)的高级黑文章作陪的。一时间,有关饶毅是屠呦呦得诺奖的大功臣的”伯乐“说又在科邪网风起云涌。有人甚至于说屠呦呦获得诺奖至少一半的功劳是饶毅的”,因为

”如果没有饶毅介绍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就不会有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

如果饶毅的介绍和拉斯克奖,诺贝尔委员会就不知道到底谁发明(发现)了青蒿素;”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2011年我曾发表过一些文章,揭露饶毅的欺世盗名,并批评饶毅对屠呦呦的毁损。昨天我还发文直接认定饶毅是屠呦呦的高级黑。可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在追捧饶毅。

不过,今天看到就是科邪网也在改邪归正,在首页给了下面这篇首发于《新华国际》文章的链接:

揭秘屠呦呦美国推荐人:2010年起年年推荐

好!既然科学网都已揭秘,那我就没有必要再保密。我就把我2011年就知道的一些事说出来吧!

下面是我2011年9月与美国NIH的米勒的来往通讯及他的同事苏新专的加盟回信。


Shi Liu Tue, Sep 13, 2011 at 11:15 AM
To: "Louis H. Miller"

Dear Dr. Mille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introducing Dr. Tu's great discovery to the wide world and leading a much deserved major award to her.
Your article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editions) on her contribution are very informative and educational.  I believe they will become BenchMarks, too.
However, I also read someone claimed that Yi Rao has played a very big role in obtaining recognition for Dr. Tu.  The reason is that Rao recently (on August 22, 2011) published a Chinese blog article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8156) which introduced Dr. Tu's work.  Interestingly, right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your article and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Lasker Award, Rao poste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his article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85860).
 
I know that, from submitting a manuscript to publishing a paper, it will take some time.  When did you submit you paper to Cell?
I guess you might have played a big role in leading to the award of Lasker Award to Dr. Tu.  Is this true?  Have you also nominated her for a Nobel Prize which is also well suited for her great contribution?
 
I know that you are very busy but I wish you can give me some short answers.
 
Best regards,
 
Shi V. Liu MD PhD
Editor-in-Chief, Scientific Ethics
Apex, NC, USA
Miller, Louis (NIH/NIAID) [E] Tue, Sep 13, 2011 at 4:53 PM
To: Shi Liu
Cc: "Su, Xinzhuan (NIH/NIAID) [E]"

 Dear Dr. Liu,

Xinzhuan Su and I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nomination for the Lasker Award and are involved also in nomination for the other prize that you mention.  I don’t remember when we submitted the paper but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was recent.  I hope that I have answered your questions.

Louis

Louis Miller

NIH

 


Su, Xinzhuan (NIH/NIAID) [E] Tue, Sep 13, 2011 at 5:39 PM
To: "Miller, Louis (NIH/NIAID) [E]" , Shi Liu


Dear Mr. Liu,

We started the Cell article in July, 2011 through an invitation from the journal to Louis. The Chinese version was submitted on September 1, 2011, as requested by the Cell editor (translation started on August 25).

The Lasker nomination was submitted in January 2010.

Lasker foundation sent some people to China to investigate, and the nomination was known among some people in biology field in China. For example, Someone not related to malaria field in China told me the nomination in July. His information came from a Lasker Committee member. So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Rao heard something.

Mr. Liu, please keep our other nomination private (as Louis indicated). It is a messy issue and any hint of nomination will cause problems.

Xinzhuan Su

大家看了这些内幕,还会认为饶毅是推举屠呦呦得
拉斯克奖、甚至于诺奖的功臣吗?

饶毅,作为你的大表叔,我也奉劝你一句:人要有自知自明。不是你的,就别伸手!

附:
揭秘屠呦呦美国推荐人:2010年起年年推荐

现在可以讲实话了,饶毅的骗局也该收场

图左为米勒 图右为苏新专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从不公布谁是推荐人,但新华社记者5日在采访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科学家的过程中,意外得知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推荐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而且这位知名疟疾研究专家从2010年就开始年年向评委会推荐屠呦呦。

米勒同一实验室同事、屠呦呦诺奖另一名推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苏新专讲诉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从2010年开始推荐屠呦呦】

“2007年,我们到上海去开一个疟疾与传染媒介会议,会上米勒就问在场的人,谁知道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苏新专 对新华社记者说,“米勒一直关注这个问题。有一天,我们在吃中午饭时聊天,就说这个事件确实很重要,应该去提个什么奖。我当时就跟他说,可以考虑提一下诺 贝尔奖。他说,可以。”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勒每年都从诺贝尔奖评委会收到推荐表格。但推谁呢?作为懂中文的华人科学家,苏新专的任务就是帮他找到可以推荐的人选。苏 新专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的疟疾临床研究工作比较熟悉,从屠呦呦那里获得当年“523”计划的一些资料,又到北京见了一些“523”计划参与者,最 终决定就推屠呦呦。

“2010年,我们推荐了诺贝尔奖后,又推荐了拉斯克奖,诺贝尔奖没有消息,但拉斯克奖很快就有回应,表示很感兴趣,马上有人过来(了解情况),他们 有个临床奖,我们推荐了她和李国桥,”苏新专说。拉斯克奖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说法,2011年屠呦呦获奖后,曾引起国内轰动。

屠呦呦在2011年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

同时让屠呦呦广为人知的是,是米勒和苏新专为配合拉斯克奖写的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细胞》杂志上。

“这篇文章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家(西方人以前)都不怎么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文章是跟拉斯克奖配合的,拉斯克奖是生物学界里很重要的奖项,《细胞》杂志的影响力非常大,连在一起就引起了关注,”他说。

现在,在维基百科有关屠呦呦的介绍里,第一个引用的就是米勒和苏新专的介绍性文章。

米勒是苏新专实验室以前的老板,现在已经退了下来,但仍在做研究。苏新专说,米勒人在欧洲,几个月前评委会还让米勒写过屠呦呦的专家报告,这个报告是他帮助组织、撰写的。

记者给米勒发去采访电子邮件,但没有回应。但苏新专说,米勒对推荐屠呦呦“非常热心”,年年推,主要是他在推。

【推荐屠呦呦的五大原因】

屠呦呦获奖,在国内存在一定争议。苏新专说,他也是2011年去北京后,才听说屠呦呦跟一些人闹了很大意见,屠呦呦也对他证实了确有矛盾存在。“所以任何人跟她要(证明发明人的)资料,她也不给。她为什么给我们,可能是觉得我们没有利益关系”。

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中,米勒和苏新专写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中药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苏新专对新华社记者解释,他们认为屠呦呦名至实归,有5大原因:

第一,“523计划”始于1967年,当时屠呦呦并没有参与进来,但从1971年在广东开会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屠呦呦后 来加入进来,并于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东晋人葛洪的著作早就提到青蒿的抗疟作用,但带到项目里面来,是她(屠呦 呦),是她把青蒿带到项目里面来”。

第二,在1972年的会议上,屠呦呦也报告,当时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而葛洪著作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要用冷水 泡,她就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点78摄氏度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摄氏度的乙醚提取。所以,提取温度也是 她第一个解决。

第三,1972年8月,屠呦呦带领一个团队到海南做临床试验,包括她和几个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试药,证明了没有太大毒性。她们总共做了30例,基本都有效。所以她是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

第四,国内有个争论,就是中药所的提取成分没有其他机构好,确实是这样,但其他机构的提取方法是根据屠呦呦提供的材料改进的。无可否认,屠呦呦参与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第五,她是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的发明人。青蒿素是脂溶性药物,水溶性不好。水溶性不好,药性就不好。而提高水溶性,服用后就比较容易吸收。双氢青蒿素吸收性能就比较好。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屠呦呦在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

苏新专说:“这些证据我都有严实的523的材料作证,都是原始资料。”

还有其他一些佐证,比如,得奖时,屠呦呦的单位排名总在最前面,卫生部把青蒿素发明的证书给她们所。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到北京开一个会,在会上 用英语作相关报告的是屠哟哟,“这个也可以说明她的贡献与她当时的地位,为什么不选个别人呢?(记者问:英语好?)英语比她好的人有的是。”

【“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

但苏新专也强调,不能否认其他人的贡献,这个项目“不是只有她做出了贡献,确实是一个团队的贡献”。参与的人有500多人,有三四十单位,跨度10几年,“所以绝对不是她一个人的贡献”。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提名一个集体的贡献。没有选择。提名一个集体项目,那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诺贝尔科学奖只给个人。我们也考虑过有没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确实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虽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贡献,比如罗泽渊、李国桥、周维善,”他说。

在采访的最后,苏新专说:“不容否认,这个项目有很多人的贡献。如果有可能推荐集体奖,那(我们)肯定是这样做。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我们跟谁都不认识。我们要尊重事实。”(记者林小春,编辑杨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原标题:揭秘屠呦呦诺奖的美国推荐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wdv7.html


路过

鸡蛋
6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gaoshan 2015-10-6 20:48
不是饶毅推荐的,是施一公推挤的

自然指数显示中科院实力,五年内定出诺贝尔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45950.html
回复 lianghongbin 2015-10-7 08:54
不管是推荐的,获奖都是伟大的。
即使不是饶毅推荐的,目前看饶毅也是伟大的,人格已经逐渐独立......
回复 ChemiAndy 2015-10-8 01:43
别人肯定饶毅的贡献,不等于“饶毅的骗局”,OK?
回复 Jingangyuxiang 2015-10-8 10:12
中国科学应该摆脱政治权力和个人关系,俺那单位考技师和转正都是有极大好处的,当然都是一些特殊的人。
回复 cobra 2015-11-25 18:53
绕艺,撸百一伙都是从海外归来的货真价实的阴险,无耻强盗,故特称“海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9-2-1 01: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