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PBS的个人空间 http://www.sciencenets.com/?4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热度 7已有 3443 次阅读2015-5-28 09:02 |个人分类:仿生学|系统分类:科普作品| 自然界, 建筑, 水工

一位无师自通的自然界水工建筑大师

中国的三峡工程建设是个人类控制自然水流的大工程。这个工程的目的是将危害中国江汉平原几千万居民安全福祉的长江洪水予以控制,同时带来航运取水发电等各种益处,被很多人​视为利国利民千秋万载的宏伟事业。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环保人士,认为在自然江河上动手动脚的任何改变都是不可取的,理由不外是生态环境的改变啦,泥沙淤积啦等等。也就是说人类在大坝这个工程项目上的​行为是反自然行为,是不可取的。


今天我要谈的是:在人类开始在江湖上筑坝之前的多少万年前,就有些家伙在河流上筑坝了,这些家伙的筑坝行为,也许启发了人类的筑坝意识,或者说”教唆“了人类在江河上筑坝​,而人类的”罪行“可能是把这个筑坝行为大大放大了而已。

今天讲的这个家伙就是:河狸,英文名字叫Beaver。

河狸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和老鼠蝙蝠兔子是近亲,牙齿长得飞快。河狸会潜水游泳,是个半水栖动物(干活在水里,居家在岸上)。因为可以下水,其皮毛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所以这​个动物的皮毛是名贵皮草制品的原材料。感谢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努力,现在基本上没人敢动它们的皮毛了。

先来个河狸尊容照:



大家经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原则对河狸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不仅仅要靠水而生,而且要靠水而住。打渔为生,家住江河边,要在水边筑巢是天经地义,是自然界赋予河狸​的天然生存权。

河 狸可以下水,但要保持其皮毛在不下水的时候干燥,这是保护皮毛的需要,也是保护其体温的需要。所以河狸的住家要保持干燥。这是居家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居 家要求是安全:​河狸是小型动物,对付它的天敌的办法不多,唯一是欺负天敌不会潜水,所以河狸窝的进出口就必须建在水面之下。

河狸的家园示意图如下,没有中介的任何夸张宣扬在内,只满足3点:干燥,安全,就近上班。

一个河狸屋的照片:

在水边筑巢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还要保证巢穴进出口常年在水面以下就更难了,要知道河道分枯水期和汛期,水位变化是很大的,如果枯水了,露馅了,小命不保了;水太多,又​要水漫金山,这样的生活小区河狸怎么能住呢?

还是有办法的,这就是筑坝。 在河狸的居家的河流小溪前后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木坝,这种坝可以把河狸窝的周围形成一个水库,其水位控制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保证其既不会水淹也不会露馅:(近处的堤坝和水中的“居家”)

也就是水坝即不能造的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恰到好处。所以这些坝要经常实行调整,水位太低要把坝筑高蓄水,洪水太大要坝拨个口子泄洪,看上去像水利部干的事,这些事情河狸​都会干。

它们也懂得岁修(像都江堰那样),经常检修堤坝,洪水时的口子也要在枯水期修补起来。所以河狸一家在装修自己的家园时还是很忙的,工程量也是不少的---一般我看到的河狸坝的体积至少超过一个立方米以上。

由于要筑坝,建坝的材料就是就地得到的树材,河狸的牙齿进化成锯木的利器,一棵直径10厘米的白桦树,一对河狸”夫妇“一夜之间就可以将其截断,留下如此断口:

有时材料需求量大,更粗大的松树也会遭殃:

所以建坝是个动物界生存的非常自然的行为,同破坏环境没有关系。河狸在河道上截流建坝,砍断树木,我们总不能说河狸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吧?

连河狸都知道筑坝保护家园,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建坝抗洪兴利保护家园?河狸干得,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干呢?

鉴于对河狸这个自然界的有着好多万年”工龄“的天然水工专家的深刻印象和敬佩,世界顶级工程学院之一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运动队的吉祥物(Logos)就是河狸,其一个图形就​是河狸的门齿,同MIT这三个英文字母相对应:

至于有人要争辩河狸的牙齿是筑坝工具时,我要说那也不是,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就不是工具。

河狸的牙齿不停地长,它们不去啃树的话,长长的牙齿不利于咀嚼,以后怎么吃饭呢?所以歪打正着,在进化中,那些牙齿不断成长的河狸利用啃树把牙齿给磨损了,顺便给自己开发了水景房地产​,大坝和运河(我没有看到其为引水建造的渠道)。

由于种群数不断增长,人类不得不往洪水泛滥区,向地震高发区迁移,人类就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最后必须向河狸学习,筑坝,预测地震,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路过

鸡蛋
6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侯振宇 2015-5-28 09:32
我喜欢这位大师,但也就是这位大师让我在接触列宁的意识定义后之多年的政治课都不及格!
回复 侯振宇 2015-5-28 09:48
我的下面这篇文字就与河狸大师密不可分。

人与兽的界限
侯振宇 [email protected]
2006/01/31

自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人类之起源就成为一个极其醒目的问题。自然现代人类多数意见是人类是由猿类演化而来的。
但人与兽的界限是什么?啰嗦一点就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差别是什么?
对于这个悠久的问题,虽然有种种解释,但都不确切。
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当然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人与兽的界限是劳动?

劳动是什么?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精神创造当然是劳动。蜜蜂采蜜、狼群捕猎又是什么?人类捕猎与兽类捕猎有什么实质差别?捕猎结果对于被捕猎者是同样的——被捕猎者成为食物;捕猎结果对于捕猎者是同样的——得到牺牲品;略有差别的是兽类凭的是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人类则更多的是凭借器具之利,至于狡诈则是不分上下的。劳动是动物追求利益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而已。人类劳动与动物劳动是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劳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虽然许多劳动只有人类才能从事。人类的劳动内容中有些是占有动物劳动,典型的如使用鱼鹰捕鱼、使用畜力运输。
显然不是可以简单通过劳动来划分人类与兽类的界限。

那么是使用、制造工具?

人类是善于使用、制造工具的。但某些猿类也是可以使用、制造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非灵长类的水獭也可以使用适合的石块砸开贝壳获取食物。或许有人会说动物只能使用简单工具而已。我相信他们如果了解河狸的筑坝后,不会如此认为。河狸在小溪筑坝控制水位使其巢穴水下出口始终在水面以下,而有经验的人则可以通过观察河狸的水坝高度来预知来年之旱涝。河狸是动物界优秀的工程师与杰出的气象学家。人类的筑坝活动是近几千年才开始的事情,而河狸的完美筑坝相对人类历史则是很久很久以前。
显然不是可以简单通过使用、制造工具来划分人类与兽类的界限。

那么是语言?

古语: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言与兽语的目的都是交流,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显然语言更不是划分人类与兽类的界限。

那么是道德?

南京大屠杀,纳粹集中营人类丑恶之极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形之下兽类最激烈的争偶活动有许多都很平和。
自然人类与兽类的界限与道德无关。

这不是,那不是;那么什么是人类与兽类的界限?

我的回答是人类与兽类的界限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所独有的!
经常有一个词组是文明之火!火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标志。火是人类所独特掌握的,当然其过程是很悠长的。至迟人类在周口店掌握了火的运用!人类运用火来加工食物、制造工具,时间越靠近,火的影响越强。没有火,就没有现代人类的一切!
水火不容,所以涉水动物没有掌握火的可能,尽管其中有许多很智慧的生命如海豚。
水火无情,所以树栖动物没有掌握火的可能,对于森林动物火只是危险!
只有人类的近亲地面生活的某些猿类才有掌握火的可能,但那需要漫长的岁月;现代人类的扩张,把这种可能减低至近似为零的水平。
文明除了火外,还有人类的精神寄托。现代文明中的一切文化、艺术等均源起于人类的精神寄托!
尼安德特人的墓地的装饰品、北京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无疑是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寄托。
丁村人、许家窑人的石球也是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寄托。(许家窑文化)“石球的数量很多,共发现1059个,这样多的石球形成了许家窑文化的一个特色。原料为脉石英、石英岩和灰岩。最大的石球重达1500克以上,直径超过100毫米;最小者重不足100克,直径在50毫米以下。……许家窑文化的石器,除石球外,一般器形较小;长度大多在40毫米以下,60毫米以上的大型石器很少。”
从工具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块石头都可以抛出以打击动物。但为什么丁村人、许家窑人把普通石块进一步加工成石球来进行捕猎?
有句名言是: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们。与动物相遇的丁村人、许家窑人手中握有石块的,特别是握有合适石块的人们捕获动物的机会总是应该高于其他人,毕竟不是到处都有石块(特别是合适的石块),而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得意的丁村人、许家窑人自然会珍惜手中为他们带来优质蛋白质食物的石块,对其进行圣化加工,希望它们能够为主人们带来更多的好运。仅仅是易于识别的要求而言,它们的主人也必须要对给他们以好运的石块予以加工。
从物理而言,球形物体的运动最容易把握。普通石块失去棱角变成石球,失去棱角自然打击力有所减弱,但准确性的提高会对之有弥补的。
这应该就是丁村人、许家窑人用石球来捕猎的原因。
古语:仓廪实,民知礼。
人类从事精神活动是需要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的支持。
这标志着人类的能力已经能够超出动物的本能!
回复 ChinaAbel 2015-5-28 10:15
动物也很聪明
回复 叶雉羽 2015-5-28 11:43
自然是人类的导师
回复 laserdai 2015-5-28 21:24
动物也有一定的智慧。
回复 laserdai 2015-5-28 21:24
欢迎新博主。
回复 PBS 2015-5-29 00:12
laserdai: 欢迎新博主。
谢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9-9-28 00: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