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Scidef赛德夫的个人空间 http://www.sciencenets.com/?4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热度 12已有 7102 次阅读2015-11-8 23:30 |个人分类:学术不端|系统分类:学术打假| 科学报, 中国, 国家, 创新, 江湖

公正查处“顶级学术江湖张生家-谢灿-鲁白-饶毅”之纠纷,检验国家科技创新“双一流” ...

呼吁: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与中科院组第三方,调查“张生家与谢灿抢发”学术成果之纠纷事件,其实也涉及“顶级学术江湖大腕” 鲁白、饶毅、施一公。
 
其中聘请海外专家学者及法规管理学者占50%以上,另外排除北大清华出生与合作的学者,也应该排除与上述学者之合作关系者。
 
该事件的公正调查处理,不枉不偏,不仅还当事人学术品格与道德之一个公道,而且有利于建立一个学术纠纷的处理典范,也有利于建立如何规范科研合作之诚信规则。
 
其公正处理,可检验中国科技创新之人才培育与高端人才引进之软件环境规范,利于中国致力于创建 “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即“双一流”)之如何达标?
 
该事件公正处理,可检验大腕牛人学者,如何为青年学者立下一个什么样的学术道德风范?也有利于中国最高学府如何端正学风,惩治学术失范、不端与腐败?
 
这个事件公正处理,有利于促进国家制定“明确的学术法律与纪律规范”,遏制学术失范、不端与腐败!
 
现在国人、华人、学者都翘首观望:这些大V牛人之学术江湖如何运作?国家政府科教部门如此处理? 而张生家又如何通过正当法律渠道去维权?
 
---------------------------
 
朱邦芬: 处理学术不端须明法明纪
2015-10-19 16:59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倪思洁)“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许多学术不端问题,除了研究者道德品质缺陷外,也存在不懂或不重视学术规范的问题。”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如此表示。

 

朱邦芬告诉在场师生,学术不端不仅破坏正常科研秩序,损毁科学界和科学家的社会公信力,也将使社会的最后一块净土反成败坏社会风气的污染源。而学术诚信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知识分子必须十分珍惜和维护的生命线。

 

作为大学教师、学术期刊编委、国家基金委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委员会委员,朱邦芬调查处理过多起学术不端事件,也发现了学术不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术之难,难以证伪;

二是法理之难,很难追溯以往;

三是析责之难,难以归咎责任;

四是量罚之难,一票否决是否合适;

五是工作之难,因为存在利益冲突。”

 

他呼吁,在国家明确法律纪律的同时,解决学术不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律,了解规范和不成文的规定。“科学研究要注重修德立身为人,以德立学、以德立业、以德立人,少一些个人得失的计较,多一些求真务实的追求。”

 

大礼堂里,面对着800多名师生,中科院院士、北京市科协主席、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也重申了《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

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不由第三方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修改,

不提供虚假同行审稿人的信息,

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希望广大青年科研人员能自觉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严守科研规范的倡导者,共同致力于营造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和学术生态环境。”顾秉林说。

-------------------------

  中国人为何难拿诺奖!顶级学术江湖又现“屠呦呦事件”?
2015-11-08 米糕 米糕新闻日记

 

 

今天难得,要跟各位说点不一样的事情,谁让米糕不小心切入了一场顶级学术圈的公案。


说实在的,学术圈也不光是阳春白雪,屠呦呦贡献几何的争议在前,关于研究成果到底应该属谁的狗血事在学术圈内从来都是一场恶战。米糕也是难辨是非真伪,唯有说出来让各位看官说道说道!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去年11月中旬,在当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公布之后,来自挪威的莫泽夫妇以发现大脑空间定位系统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师从莫泽夫妇,在其实验室工作了8年的中国研究者张生家彼时恰好借此东风希望回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因为他所研究的领域是目前生物界非常前沿的光遗传学。国内不少大学向他伸出橄榄枝,邀请他回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而米糕机缘巧合的听了一堂他的演讲,并专访他了解莫泽夫妇获得诺奖的始末,算是认识了一个学术圈的大咖。


说实话,这是我为数不多心有余力不足的采访,张生家研究的领域非常前沿,你记得圣经里耶稣说过什么吗?首先要有光!


张生家研究的领域,就是如何利用光来激活人类脑部的神经细胞活性,斯坦福大学曾经有研究者仅是靠光刺激让患有帕金森症的小白鼠站立了起来,在生物学领域,这算是一块尚未挖掘的富矿,按张生家当时对我的讲法,这个领域出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他当时非常着急,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国内来做研究,一方面,他师从顶级学者8年,学得一身本领不想再给大boss当助手,另一方面,他也确实希望能把这个极有希望获得诺奖的科研项目带回国内,也恰是如此,当时国内先后有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和他联系,他也是四处跑江湖,到处做演讲,希望能够找个高枝尽快开始做研究。


我当时采访结束后,因为内容涉及非常艰深的光遗传学,于是通过电子邮件和他多次沟通,被他深深地鄙视了米糕的学术理解能力,确实是太前沿,我听他的讲座录音整整用了13个小时,最终写出文章来也只是勉强过关,还给他留下了能力太差的印象!至今汗颜,不敢在轻提采访诺奖得主。


碰到顶级学术圈的人,小白就是被虐的命,我也是认了。


从那次采访后,我与张生家再无联系,闲时偶然会想,不知他最后选了哪家大学落户,如果将来真的拿了诺奖,还能套套近乎去采访他。脑洞开一开,傻笑几下也就过了。


但是没想到,我们的第二次交集,却戏剧性了出现在一桩公案之后。


今年10月底,我看到一个国外区号的电话,显示拨打方来自挪威,感觉莫名其妙,还以为是电信诈骗,本打算接通电话羞辱对方一通,谁知道竟是张生家打来的,开门见山打个招呼,这位40多岁的研究者非常焦急地跟我说,我陷入了陷阱,这一次你一定要帮我!


近一年时间没联系,他突然致电给一个曾经鄙视过的小白,显然是遇到了大困难,我跟他接触不多,但当时他做讲座,穿了一件格子衬衣,就是至今能在百度词条看到的那件,一条破牛仔裤和一个破电脑包,在挪威那么个清冷的小镇从事研究工作8年,给我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印象,算是耐得住寂寞的人。而且为人颇为低调、朴实,但可能是在国外呆久了,确实不太通人情世故,和人说话比较直,对我这个记者犯的一些错误也毫不留情,丝毫不担心我借机黑他。


随后,他告诉我,原本已经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却因为一桩学术成果归属的纠纷被钉上了学术丑闻的十字架,问题核心就是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主办双周刊《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张生家。然而,这篇论文的刊发却颇具争议。北京大学另一位神经科学领域学者谢灿认为,张生家违背了学术道德,私自“抢发”了包含自己研究成果的论文,并未给自己以合理的作者署名。随即在网上引发了声讨张生家的声浪,将他称作诺奖妄想症患者,为了的诺奖不择手段。随后,清华大学承诺调查此事,但是不久后在没有任何调查结果和理由的前提下解聘了张生家。


此时,张生家人在挪威,对于中国顶级学术圈对他的行政和道义审判都束手无策,病急乱投医,想起了我这个曾经和他有些交集的小白。


说实在的,在看到张生家给我提供的大量双方往来微信记录、邮件后,我亦深感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真是不容易,因为研究非常前沿,以至于普通人难以辨别,两人的研究到底是各有方向还是重叠,而双方各执一词,却没有机会公开对质,结果是虽有调查但无结果,虽无结果还是出局,在学术圈熬到40岁,看到曙光之际却遭覆顶之灾,个人角度,我确实有些同情张生家。


而我总觉得,这件事背后不仅仅是张生家一人的得失,举国创新缺的是人才,但如果海外人才回国却屡屡卷进学术纠纷的漩涡,到头来终是毁了国运,所以,这件事不应该不了了之,而应该公开调查、还各方一个公道!


用老领导的话说,要让人说话,要敢于让人说话。


由于这桩公案涉及的内容太过专业,米糕不敢擅自解读,所以将张生家学生龙晓阳为老师张生家写的辩白书,财新、南方周末对事件始末的报道都贴出来,让想了解事件的人能够多角度探究此事真相。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涉事的学术大咖们如果觉得张生家罪有应得,就应该出来公开举证,双方或是对薄公堂或是在学术圈内公开辩论,切不可莫提莫提就这样敷衍了事了!


以下是张生家学生龙晓阳写的事件过程

在此之前容我做一下人物介绍


张生家:师从诺奖获得者莫泽夫妇,今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近日已被清华大学解聘

谢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鲁白: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著名神经学家(此称谓来自百度百科词条)

龙晓阳:张生家研究生

逄克亮:鲁白研究生


尊敬的老师,您好!

您不认识我,但这次我决定冒昧打扰您。我是清华大学张生家老师的学生龙晓阳,也是最近因为“抢发”风波争议很大的磁遗传学文章的第一作者。这一系列争端实质上是鲁白老师作为与张生家老师独立发起的磁遗传学课题不相关的第三者,在8月份参与并企图篡夺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而单方面挑起的争端


鲁老师在要求通讯作者被拒绝后,使张老师的合作者北大谢灿老师突然倒戈,并重新在相同的课题上合作,在他们自己实验室快速复制和我们一样的实验结果;同时,他利用强大的行政人脉资源影响学术委员会和人事处,撕毁了张老师的劳动合同。


如果您花十分钟的时间阅读下面的经过,您一定会为我们的遭遇感到心痛,也会为学术界的黑暗感到震惊。 我愿意为下面我说的每一件事情的真实性负责。


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整个文章的唯一一套数据都是我收集完成的。在项目进展的数月里,我没有见过鲁老师一面。8月份项目快完成的时候,鲁老师突然说是他实验室的学生逄克亮带张老师去找的谢老师,所以项目是他实验室首先发起的,要求当文章的通讯作者。


鲁老师从20146月份起就让他一年级学生逄克亮在张老师实验室学习在体电生理技术,以便记录鲁老师实验室的老年痴呆症大鼠模型的电信号。在张老师实验室学习了近一年的逄克亮在2015421号是以张老师学生的名义联系谢老师,所以鲁老师的不合理要求遭到了张老师当场拒绝。


811号晚上,我突然接到同学的电话,说鲁老师正在调查我们,让我自己小心点。我很奇怪,问他怎么回事,原来鲁老师假借他实验室的电脑被张老师动用为由,让其他老师自查电脑,企图搜查有关数据。同时,他还在调查和张老师有过接触的学生。


我被吓了一跳,他作为医学院院长,又是公共知识分子,无法想象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学生们也不能理解鲁老师这一行为,作为院长,应该营造一个相互合作的良好学术氛围,而不是利用职权之便搞大搜查。


张老师没有在国内工作的经验,特地见面请教谢老师。由于我和谢老师是老乡,我一直觉得他很亲切,我和张老师一起和他见过好几次面。


我们约在经常见面的北大法学院咖啡厅,谢老师听说了鲁老师对文章署名的意向之后觉得不可思议,说他从来没有和鲁老师接触过,还说曾经鲁老师实验室一个学生在上完他的课后,写信询问关于磁感应蛋白的事情,被他拒绝了。


谢老师问鲁老师是否有实质性贡献,是否文章的数据有来自鲁白实验室?逄克亮是不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说,和鲁老师在项目期间只见过两三次面,实验期间也只借了鲁老师实验室的细胞间培养细胞,鲁老师实验室没有任何数据在文章里;并说逄克亮是鲁老师放在他实验室培养了近一年的学生。谢老师说,既然这样,那就不用担心。


谢老师说他以前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的时候,带一个学生做实验,这个学生提议他作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老板就问学生,文章哪一部分数据是谢老师做的,学生说没有,数据都是自己采集的,但实验是谢老师教的。老板就说既然谢老师没有贡献数据,那么他的贡献只能放在致谢里。


谢老师还说,他实验室的文章也是根据是否有数据贡献和贡献大小来处理文章的作者署名。在812号的微信里,谢老师还安慰我,只要参与作者里没有不相干的人就一切安全。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事还在后面。812日以后,鲁老师的学生逄克亮向在张老师实验室轮转过的学生索要实验材料和质粒序列。


期间我的朋友还告诉我,鲁老师在生科院和医学院说张老师偷他的研究成果,张老师马上会被清华大学开除,甚至有研究生处的老师通知我另外找新的导师。


但这段时间张老师在写论文,并和谢老师商量文章的投稿事宜;而我在加班加点做实验,分析数据。所以我们都没有在意鲁老师的破坏行为。


结果8月下旬鲁老师反过来先向学校状告张老师剽窃他实验室的想法和材料(这一点Nature news报道过);科研院告知我们,鲁老师要求张老师道歉并要求当文章通讯作者。820号,张老师准备和谢老师见面讨论文章和数据,遭到了谢老师的突然拒绝,执意张老师将文章和数据电子版发给他,而不能接受当面讨论。谢老师还发微信给我,让我送张老师去医院。我感到很吃惊,谢老师之前一直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怎么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


之前谢老师一直答应张老师有关磁遗传的文章可以投稿,因为张老师已经和CELL联系好了。谢老师在邮件和微信中也确认过张老师是文章唯一的通讯作者,谢老师作为参与作者。


822号,我终于和谢老师通上电话,电话里谢老师透露鲁老师前两天找过他。我们感觉不对劲,因为谢老师在812日还在因为鲁老师查电脑的事情声援张老师,怎么会突然翻脸?后来科研院的三位老师告诉张老师和我,鲁老师向科研院提供了一份由鲁白、饶毅、谢老师三人录音和签字的文件,其中一条内容是谢老师否认和张老师的合作,承认是和鲁老师的合作。


通过网络曝光的材料,我们才知道,谢老师早在822号就已经向北大清华高层提交了“张老师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情况说明”。作为参与作者的谢老师除了拒绝我们文章投稿,谢老师还打电话给国内外多家杂志阻止投稿。


谢老师从此以后还在微信朋友圈大量点赞鲁老师发的状态或转载的文章。科研院还告知鲁老师实验室正在重复我们的研究结果。这个时候张老师才意识到鲁老师很有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篡夺我们的研究课题:鲁老师首先声称我们有关磁遗传的想法是他实验室的,然后他很有可能与饶毅迫使谢老师否认与我们的合作,转而承认与自己的合作,阻止我们投稿以拖延时间,再很快地重复出我们的结果,便能顺理成章地把整个研究项目变成自己的。


由于我们借用了鲁老师实验室的细胞间,张老师耗费大量时间设计并改良很多遍的质粒都存放在鲁老师实验室的冰箱里,如果使用了这些研究材料,项目的核心实验两个星期就能重复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老师求助施一公老师和钟毅老师和谢老师沟通了很久,期间清华也出面和北大进行了沟通和谈判。然而,9月初我们还在焦急的等待作为文章参与作者谢老师同意投稿的时候,科研院告知我们鲁老师实验室已经重复出了我们的实验,并且反过来说张老师剽窃。眼看研究成果就这样被篡夺,作为正当自卫张老师只能将文章投给有过一星期快速审稿经验的科学通报。


文章上线当天,清华科研院跟张老师和我解释学校向编辑部发出的信只要求调整作者署名。第二天,科研院老师转达学校指示说清华北大都不会给编辑部出具调查报告,说文章不会撤稿,让我和文章的另一位学生作者不要站出来说话,并让张老师不要接触媒体采访,学校一定会给一个说法澄清,并且告诉我们谢老师也保证不接触媒体。


结果,第二天谢老师单方面接受媒体采访的报道就在科学网上发出来了,并且将磁遗传学与磁感应混为一谈,造成了张老师“抢发”了谢老师的研究结果的假象。


在报道被大量转发和大量针对张老师的人身攻击面前,张老师几次想站出来澄清事实,都被学校制止。学校说等谢老师的文章发出来,一比对大家就知道研究方向和结果不一样了。好几次,我实在看不下去想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也被学校安抚。


学校老师曾经对我说让我相信清华大学坚持正义和决心的勇气,一定会给一个公正的交代。可是,我看到是清华在没有任何调查报告的情况下,没有给任何理由就解聘张老师。


实验室还在,就有人搬走实验仪器,动物房就私自处理完张老师费尽周折从美国买回来的所有转基因大鼠,学生一个个离开不用说,我也数次被通知换导师,并被告知不会有老师要我,落井下石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在舆论满世界攻击张老师的时候,还有几个学生一直在支持我们,实验室管家快80岁的老父亲特意来到实验室鼓励我们,说只要实验室还有一个人在就要坚持下去,他可以来实验室当志愿者帮我们修理仪器,让我当场泪崩。回想起这段时间,我多少次崩溃大哭, 只因正义得不到伸张,不想看着张老师背着黑锅遭受非议,就算自己以后不做科研也不要这样被冤枉。


谢老师多次说他担心终身教授的评估,担心自己能不能继续留在北大。他中期评估差点没过,终身教授评估又被迫推迟一年。


而张老师因为年近五十,他因为没有“千人”“优青杰青”等头衔迟迟没有入职,也没有工资住房。为了这个项目和两个小孩在这几个月里来回在挪威和北京奔波,看到他最后遭受的待遇,实在令人心寒。


或许当初张老师把研究成果拱手相让鲁老师,鲁老师就不会恼羞成怒挑起后续的这些问题了。说到底,张老师不了解所谓的行情和潜规则,才吃了大亏。


但如果每个做科研的人都这样迫于权势,随时准备交出自己辛苦得来的研究成果,那么谁还愿意独立搞实验室,谁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不把时间都花在巴结上司?


我相信事实真相是不会被遮盖的,我也恳求所有知道内情的老师和学生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您的身上,而假设您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没有任何权力权势,就只能任凭有权有势的人玩弄于手掌之间吗?学校几次三番安抚我,不让学生参与到这个争端中,但我还是必须站出来,因为如果连当事人都不站出来澄清事实,那么公众也许就会一直蒙在鼓里。


我是转到张老师实验室的学生,我看到有人因此在网上攻击我,这种专靠人身攻击和抹黑人品的手段来左右是非实在是小人的做法。我和原导师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且原来的工作已经投稿,我早已有换一个实验室和研究方向的想法。


当初对张老师在大脑空间定位的研究很感兴趣,想做自由运动大鼠的单个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所以选择了转到张老师实验室。没想到转导过程拖了很久,并且转导协议在双方老师都已签字的情况下被鲁老师扣押数月,并借此在外说张老师专挖高年级学生。


我相信绝大部分科学家还是有正义和良知的,我也相信那些谎话连篇的人现在也在遭受良心的煎熬。张老师处于弱势,没有资源人脉,被无理解聘也无处发声,而人事处的决定鲁老师早就提前知晓并告知多位教授。


这样不公正不透明的处理方式让人震惊和心寒!恳请各位老师如果您了解事情真相的话声援张老师还他一个清白和公道!


顺致敬意!

学生:龙晓阳

2015117



谢灿老师和鲁白老师的回应可参看《财新》与《南方周末》的报道


点击链接可以查看《财新》杂志对于此事的报道

http://china.caixin.com/2015-10-31/100868477.html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南方周末》对此事进行的相关报道!


是是非非终有大白于天下之日,莫让一人蒙冤之余也是不让众生心寒!


 
Chinese scientists row over long-sought protein that senses magnetism

Two universities ask journal to retract paper that allegedly violated a collaboration agreement.

21 September 2015 Clarified: 
  1. 29 September 2015

Sinclair-Stammers/Science Photo Library

Neuroscientists in China say they have used magnetic fields to control neurons and muscle cells in nematode worms (pictured), after identifying a protein that senses magnetism.

A dispute has broken out at two of China’s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over a potentially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rotein that may allow organisms to sense magnetic fields.

On 14 September, Zhang Sheng-jia, a neuroscientis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and his colleagues published a paper1 in Science Bulletin claiming to use magnetic fields to remotely control neurons and muscle cells in worms, by employing a particular magnetism-sensing protein.

But Xie Can, a biophysicist at neighbouring Peking University, says that Zhang’s publication draws on a discovery made in his laboratory, currently under review for publication, and violates a collaboration agreement the two had reached. Administrators at Tsinghua and Peking universities, siding with Xie, have jointly requested that the journal retract Zhang’s paper, and Tsinghua has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Zhang’s actions.

The dispute revolves around an answer to the mystery of how organisms as diverse as worms, butterflies, sea turtles and wolvesare capable of sensing Earth’s magnetic field to help them navigate. Researchers have postulated that structures in biological cells must be responsible, and dubbed these structures magnetoreceptors. But they have never been found.

Disputed agreement

In research starting in 2009, Xie says that he used a painstaking whole-genome screen to identify a protein containing iron and sulfur that seems, according to his experiments, to have the properties of a magnetoreceptor. He called it MagR, to note its purported properties, and has since been examining its function and structure to determine how it senses magnetic fields.

While Xie waited for his paper to make it through peer review — a process that started in December 2014 — a handful of groups initiated collaborations with him in hopes of using MagR as a research tool. He shared the protein, related biological materials and data, on the condition that other groups would let him publish his discovery first and include him as a co-author in their papers. “I never really worried about it because we all agreed that the paper determining the protein should be first,” says Xie.

Xie shared in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materials with Zhang, but the two contest the details of their agreement. Zhang says that he agreed to Xie’s conditions, but that Xie also promised not to share the data with anyone else. And Zhang says that after he heard that Xie had “leaked” his data, he felt that he no longer needed to honour the agreement.

But Xie says that he made no such promise to Zhang. “Why would I?” he says. Xie says that he was collaborating with another Tsinghua University neuroscientist, Lu Bai, and shared information with Zhang because he mistakenly believed that Zhang was part of Lu’s research team. He said that he gained that impression after Zhang accompanied Lu’s student on a visit to Xie’s lab in April. Zhang, meanwhile, says that he and Xie had forged an agreement independent of Lu, something Xie denies.

Approached for comment, Lu says that Tsinghua has asked him not to discuss the matter — but documents seen by Nature show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Zhang’s actions after Lu complained that Zhang stole his research materials and ideas.

Magnetic 'magic'

The contents of Zhang's paper have sparked debate and some doubt. In the work — which was submitted on 9 September, accepted on 11 September and published three days later — Zhang uses the same protein that Xie had identified, but calls it MAR, not MagR. He reports experiments using magnetic fields to manipulate cells engineered to express the protein. For example, by engineering worms to have MAR active only in muscles, he uses magnetism to make their muscles contract. And by engineering them to have MAR only in certain neurons related to sensitivity to touch, he reports that magnetic fields made the worms withdraw, as if reacting to physical touch.

The report is preliminary, but shows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protein and magnetic fields to stimulate neurons, says Mu-ming Poo,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hanghai. But he and other researchers are critical that the paper does not discuss how the protein can sense magnetic fields. James Chou, a biological chemist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says that the work offers no reasonable explanation — or even speculation.

“They don't really seem to understand why this protein appears to be magnetic,” says Peter Hore, a biochem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He says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tein central to the experiment is inaccurate. The paper speculates that the proteins form as “magnetosomes”. But Hore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a term generally used for structures composed of magnetic minerals, rather than proteins. “They’ve confused a cluster of iron and sulfur atoms in a protein with a mineral that contains no protein at all,” he says.

Zhang concedes that he is unclear on how the protein might work. But he says that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know how to trigger robust activity with this magical molecule”. The paper has three other co-authors, whom Zhang says are all his graduate students. Nature has not been able to contact them, and Zhang has refused to provide their e-mail addresses, saying that he had to check with the university whether it was OK to do so.

Academic ethics

In an e-mail seen by Nature, administrators from Tsinghua and Peking universities say they have asked the journal to retract Zhang's publication. They say that by proceeding without Xie's permission, Zhang's paper "violated academic norms". Asked for comment, editors at Science Bulletin acknowledged receiving the message, but said that their actions “will depend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provided by the institutions”. The journal is co-published by Science China Press and Springer; a spokesperson for Springer said that the publisher was currently looking into the matter and had no further comment to make at this time.

Zhang told Nature that he thinks his research will win a Nobel prize. He says that he was justified in publishing the results because Xie’s work was merely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whereas he had the idea of using magnetic fields and the protein to control cells. Xie says that this idea is obvious, and that he included it in a patent he applied for last year.

Whatever the result of the dispute, scientists whom Nature has spoken to are excited by the prospects of finally identifying a magnetoreceptor in cells. “To know the molecular basis of using proteins to sense magnetic fields would be incredible!” says Chou.

Nature  doi:10.1038/nature.2015.18397
Clarifications
Clarified: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text contained a phrase that could have raised questions over who identified the magnetoreceptor protein. That phrase has now been removed.

References
  1. Long, X., Ye, J., Zhao, D. & Zhang, S.-J. Sci. Bull. http://dx.doi.org/10.1007/s11434-015-0902-0(2015).

 

 

路过

鸡蛋
5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 (32 个评论)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9 03:56
becky becky、知乎用户、知乎用户 赞同
这段时间这个话题炒的沸沸扬扬。其实大多是人身攻击、臆想、人云亦云吧了。明眼人都知道其实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张和谢在抢,而是另外清华北大另外有人想和 张来抢。谢做生化结构的,阐明这个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张把这个基因做成神经科学的磁遗传,用于解析神经功能。就像CRIPSR被用来基因编辑, CHR2被用来做光遗传一样。两个文章根本不是一个领域的,都很牛。但是后者磁遗传超牛,仔细想想中国neuroscience这几十年来有几篇的 impact能超过这篇文章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牛们也都不顾吃相来抢credit的原因所在。甚至不惜打官司。其实另几个竞争者早就知道谢的工作了,为 什么没有想到,早早动手做呢?不然哪里有张什么事啊?这个文章也就是2-3个月就能做出来的。张4月份才知道这个事,嗅到这个东西的前景,便立马动工。文 章投稿被大牛们打电话到CNS甚至cell research杂志上block张的投稿,你不仁,我才不义,最后才逼到科学通报上。大家估计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吧。当初谢要是谁也不说或者就认准一 个人合作,现在应该是过得老happy的了。其实谢挺可怜的,被后面几个人来当抢使。这个事清华北大已有仔细的调查,把所有email和材料都查了几遍, 大家就等官方消息吧。背后剧情很复杂,真像会大白于天下的,谢真的不是这个剧本的主角。可恨的是,某些人动不动就到nature上告状,爆料揭露丑闻什么 的,现在nature对这个事件不知道有多感兴趣,正好找不到什么吸引眼球的中国丑闻。有没有意思?真的是希望洋大人来主持公道??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9 04:07
armjoshua
Ellen、Justin Liu 赞同
我不用匿名,因为我愿意为我说的每一个字承担责任。

看到网上一面倒的讨伐,感觉非常震惊。因为鲜有客观评价的帖子,几乎很多爆料人都选择匿名,而且所爆的料夹杂了太多的人身攻击。本人无意从学术层面来评价这个事情,因为虽然我懂学术,但不懂医学。我只想提供一些我知道,和我听说过的张老师的为人。

本人住所离张老师住所比较近,小孩子经常玩,我太太也经常跟张老师的太太有交往。好久没见到张老师了,最近一次见他是大概早上八点半的样子,我去上班,看到张老师一身短打扮,汗涔涔的回来了,一问说是跑步去了,跑了两小时。顿时敬意油然而生。

以前就听说张老师学术上非常刻苦。在挪威,生活一般都不像国内那么快节奏。学术圈里的人更是“懒” (我在挪威拿的博士,所以还是有些发言权的)。一般早上8点上班,但是很多挪威人9点才到公司,学校老师甚至有的10点才到,下午很多3点左右就走了,4点之前几乎办公室就只有外国人了。但是张老师,我听说他一般早上4点左右就开始忙碌了,而且都忙到很晚。有次我开玩笑,跟我老婆说,要像张老师那样,我造成挪威首富啦,:)。

听说张老师对学术对学生向来比较严格,这也得罪了部分人。在挪威这边,据说他有个助手(还是学生的?)因为周内怠工了一天,被张老师要求周末加班把该该干的活干完,结果这个人就在外面散步张老师的坏话。我不太清楚,这是不是上面很多帖子匿名的原因。

上面的“爆料”都是我从华人圈听来的,那么下面所说的,就是我亲身经历的。
我因为自己工作上的原因,偶尔跟张老师聊过几次关于职业和处事的话题。我记得期间他提到过这么几点。1. 作为外国人,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努力,不能要挪威人瞧不起。2. 一定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这是你的资本。3. 学会跟领导和同事相处,吃亏没关系,人总要吃亏的。4. 有工作机会的话,多考虑一下咱们自己中国人(据说他的实验室的潜规则是“中国人优先” :))。5. 在自己的行业哪里最好,最优秀,就去哪里(我一点我记忆深刻)。6. 他好久没回国,发现国内的科研条件很不错,清华的学生很优秀。

我真的很难把我知道的张老师跟网上那些匿名的攻击性言论对应起来。
不管怎样,希望事情有一个客观公允的结论。套用一句俗语“是金子总会发光”,真相总会大白的。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9 04:28
匿名用户
洪維、知乎用户、匿名用户 等人赞同
清华生命科学口出这些事儿一点都不奇怪。不是因为清华,而是因为施一公。

施一公接管之后,清华生命科学这块儿的研究其实一直都乌烟瘴气的。认真做某个方向某个问题的人经常因为发不了paper被赶走(前些时候还发生了一个人家明明做得很好,文章没来得及发出来就被决定赶走;临走了人家Nature出来了,施一公又想留人家;那人死活不愿意再留清华了);新人一股脑盯着最热最容易出大paper的方向做,老人才有机会靠着以前攒下来的学术资源活下来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名义上说清华生命科学口的实验室是否能留下来要看重要的科学问题做得怎么样,实际上什么是重要的问题什么不是,什么样算大进展什么不算,还是由施一公自己圈子里的人说了算,他们又不是什么都懂,搞到最后还是回到了看paper的套路。


这样压抑的学术氛围与激烈的竞争环境催生出几个为了求生而不择手段的人,不奇怪吧。

--------------------------------------
有些同志啊,对于科研的认识还停留在大牛说什么我信什么,美国人说什么我信什么的水平。

什么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发paper和高质量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性。发CNS不一定是高质量的成果,不发CNS也不一定是就不是。

现在诸君能随意吃紫菜和扇贝,并不是因为它们本来就该这么便宜。恰恰相反,紫菜和扇贝原本是很贵的东西,正是很多人看不上的水产科研工作者先去摸清楚紫菜和扇贝的生活史,再去尝试各种培养条件和饲养环境,从而实现了紫菜和扇贝人工养殖的结果(这都是近20年发生的事情)。这个过程中的大多数data都发在了中文期刊上,很多连paper都发不出来,那你说,这种研究工作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

白人容易得丙肝且不易治愈,不容易得乙肝且治愈极高;黄种人容易得乙肝不容易得丙肝(中国1/10的人口是乙肝携带者,而丙肝治愈率却在97%以上)。结果呢,国内一大堆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解蛋白结构的,对丙肝研究趋之若鹜,对于乙肝感兴趣者寥寥无几。那你说,这种丙肝的研究论文发再多,真的就是高质量了么?

国家的最高学府之一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居然没有独立自主的学术成果判断标准,还对着外国老爷吹起来的学术泡沫东施效颦,如果这样也算国际化现代化,那这种国际化现代化我宁可不要。
回复 智取生辰纲 2015-11-9 06:59
这种事情就是开始做君子后来变小人。


一开始就要写好书面协议。先小人后君子。
回复 icalys 2015-11-9 14:40
张生家与谢灿,研究贡献归属之分,等谢灿的文章发出来便可有个公正的评定。然而鲁白在此争议中的作用依然是最大的谜团。
回复 wwg2157 2015-11-9 17:05
牛文章,人人争先。关键是利益太多了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9 18:24
智取生辰纲: 这种事情就是开始做君子后来变小人。


一开始就要写好书面协议。先小人后君子。
请牢记合作不能超过两个,因为Nobel奖只给三个人。另外,任何合作,包括材料转移,必须签署合同,成果归属要写越清楚越好。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10 00:47
来自网友: 如何看待张生家事件的处理?
整个事件中,最让我心灰意冷的,不是张生家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也是小社会,出现丑恶现象不足为奇;也不是张生家的诺贝尔狂热——尽管科学家们往往声称淡泊名利,但是在科学界的最高承认面前能够心如止水的应该也凤毛麟角。真正让我觉得值得惕厉自省的,是这个带着诺贝尔奖狂热的小丑,是如何牵动——甚至是掌握和玩弄——那些不管是资历和专业素养,还是眼光和道德操守都远超自己的大人物的。

一个小丑,一种诺贝尓奖狂热,就像一面精神病人制作的变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都看得到自己神情扭曲的模样。许多年过去以后,后人嘲笑、悲伤或是愤怒的,不光是这个小丑,还是小丑周围的中国科学界的所有人,无人能够幸免。

一个诺贝尔奖蒙蔽了多少双眼睛?

从网上爆料的消息来看,张生家在欧洲时早有劣迹,知情人不光有相识的中国学生,也有他的博士和博士后导师。那么清华在雇佣他作为教授时是如何进行应有的基本背景调查的?是否因为张的博士后导师是2014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而按照本人所说他做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从而让大学管理者轻易的被蒙蔽了眼睛?

从自然杂志的报道来看,张从介入研究开始,就不断地用“诺贝尔奖”强调工作的重要性。从网上爆出的电邮来看,张更是在给清华和北大校级领导的邮件中公然宣称自己将要获“2025年诺贝尔奖”。还有不少蛛丝马迹能够追踪张的心理状态:文章发表当天,强调其重要贡献的维基百科同步上线、论文致谢如同得奖感言一般感谢自己的母亲。。。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严肃的学术机构,如此高调反复的大话大概都会被当成精神失常。偏偏在我们的最高学府里,这样的行为和言论被容忍了长达半年多的时间。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默认?在诺贝尔奖的狂热中,我们的科学家也被蒙蔽了眼睛,被这个空中楼阁(作者不是内行,没有能力判断具体是否真能得奖。但是我宁愿怀疑一个小丑的判断)的诺贝尔奖?

在张学术丑闻曝光后,清华北大虽然迅速提交了要求论文撤稿的声明,但是却迟迟见不到清华大学对张的处理意见,相关人士也拒不接受任何采访。直到今天,不明真相们甚至都不知道张到底是不是清华大学的正式员工和教授!因为在网络曝光的一系列张的邮件中,张的署名还是“清华大学未入职教授”,而在发表的论文中张的工作单位已经是堂而皇之的“清华大学”。如果张确实还没有入职,那么清华为何要在如此简单的问题上语焉不详?难道因为这个所谓的诺贝尔奖,我们的大学管理者又一次被蒙蔽了眼睛,甚至会从内心深处意淫清华还有可能留住这个所谓的、不管是不是偷来的、诺贝尔奖?

甚至可以说得在极端一点。事情发展到现在,自然杂志已经专题报道,很快要传遍整个国际学术界,甚至让人怀疑整个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操守和专业素养。这时候,我们国内的科学家、领导者、当事人都在干什么?从网络爆料的email来看,知情人除了张和谢,还有北大清华的院长们、科研处处长们、校长们、院士们。。你们在干什么?你们缄默的态度是不是一种故意的隐瞒和含糊了事?生怕一旦开口,暴露的就不光是张一个人,还有在过去几个月丑态百出的你们自己,还有你们心底深处的诺贝尔奖狂热?你们这样的处理方法,和我们亲爱的dang妈的凡事必须否认、掩盖、大事化小和坏事变好事,有什么区别?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10 00:48
Li Xiaohan,生物物理化学砖工:和大家一起搬砖真开心啊
毋二三、斡旋、默卷卷 等人赞同
现在事情还在发酵,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对于如此复杂的事件,又牵扯到多方利益,调查和处理都是需要时间的。
国家从千人计划开始对引进海外人才下了大力气,包括在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推行tenure track,建立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等等,都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改善国内学术风气,和国际接轨,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其中,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更是希望回国海归能够真正利用手中资源研究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并且一改国内很多高校闭门造车,不愿合作的态度,能够和能力很强的其他研究者一起共同攻克学术难题。
张的行为使得国家的目前引进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现今困难的生命科学问题正是需要大量的互惠合作才能够更快攻克,而张在合作过程中使用的小伎俩无疑会使在国外的优秀人才重新考虑国内目前的学术环境。并且,张在即将成为北大清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之际爆出这样的事情,对于北大和清华以及PT这些顶尖学术机构的名誉也有极大的损伤。
如果该事件像之前的透明计算事件一样,还是采取息事宁人,不了了之的做法。这对于国家提升学术水平,进一步吸引海外人才回国研究无疑是灾难性的。大家也不愿看到,近10年海归和国内涌现出的新生科研力量为改善科研环境做的努力,因为这件事化为泡影。
衷心希望清华、北大和中心能够妥善处理此事,给国内的其他研究机构和领域树立一个榜样,进一步改善国内目前的学术环境,使中国从科研大国发展成为科研强国。
回复 姚小鸥 2015-11-10 01:03
外行看,有内幕。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10 01:09
姚小鸥: 外行看,有内幕。
纯学术小生,混入顶级学术江湖,没有绝技,难以生存!
回复 求真留实 2015-11-10 11:18
希望公正回归。
回复 zhy123456 2015-11-10 17:23
张生家抢发谢的文章确实不对,但是如果真如张的学生所言,鲁白在其中的形象
也确实有些丑陋,所以如博主所言,应该成立第三方来调查此次事件。
回复 icalys 2015-11-11 12:52
清华北大对个争端的处理,只能用“无能”来概括,暴露了两校缺乏强壮的独立解决学术争端的职能部门,而两校迟迟未能公布任何官方声明,恐怕是因为两校高层内部产生了重大分歧。
回复 刘学武 2015-11-11 14:06
我相信这个学生。张和谢本来就不是一个方向,根本不存在竞争。张急切发论文肯定是有所顾虑,否则加谢作为作者根本没有关系,谢也不可能真当通讯作者。再说如果张没有顾虑发牛文,应该发到CNS上,合并发这种低档次的杂志,也不可能是担心谢抢了功劳。

鲁白,饶毅这样的大牛应该不可能一直发重大文章,眼见一个好成果就去抢,那多划算。
回复 刘学武 2015-11-11 14:08
zhy123456 2015-11-10 17:23
张生家抢发谢的文章确实不对。

张不是抢谢的文章,文章是有张完成,实验是张团队做的,谢只提供材料,当一个一般作者足够了。谈不上成了谢的文章。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12 02:06
刘学武: zhy123456 2015-11-10 17:23
张生家抢发谢的文章确实不对。

张不是抢谢的文章,文章是有张完成,实验是张团队做的,谢只提供材料,当一个一般作者足够了。谈不 ...
张生家“先斩后奏”发表了一流论文,就是赢家,而不在乎是否入职。但是,对清华与北大、对全中国之学者有了解其真像,并期待其事件查处的公平性与透明性。
回复 tommy 2015-11-12 21:43
去买买提和国内的知乎看看,那边的各方报道和各种证据更全面,就靠着这几个带倾向性的报道就乱下评论,不是科学思维。

目前来看,绝大部分证据显示张有学术道德问题,甚至精神有问题,到处宣称要得诺奖,甚至给人许诺任命科技部部长。
回复 Scidef赛德夫 2015-11-13 02:23
tommy: 去买买提和国内的知乎看看,那边的各方报道和各种证据更全面,就靠着这几个带倾向性的报道就乱下评论,不是科学思维。

目前来看,绝大部分证据显示张有学术道德 ...
现在给出证据未必公正,只有等谢文章出来后。
回复 tommy 2015-11-13 09:10
Scidef赛德夫: 现在给出证据未必公正,只有等谢文章出来后。
谢文章已经出来一段时间了,这个都不了解就能写出如此长篇大论?你是生物背景的吗?去问一个懂生物的就知道张生家在他的论文里阐述他的实验材料来源以及设想来源有多可笑,没有谢灿,他根本开展这项课题,所以他不遵守谢灿和他之前达成的协议,这是严重的违法科学道德,以及抢夺首次发现的credit,不是说简单的研究方向不一样就可以狡辩的,更何况这里面他抢夺了两篇论文中的共性,就是蛋白能感应磁场,还把谢灿的命名都改了,这是处心积虑的抢夺,原因在于他疯狂的想得诺奖。然而现在他的论文在神经生物学界已经快成笑话了。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9-2-1 05: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