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返回首页

时代学园的个人空间 http://www.sciencenets.com/?5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热度 3已有 912 次阅读2016-10-27 07:10 |个人分类:读书 视界|系统分类:文学艺术| 艾科, 博尔赫斯, 意大利, 百科全书, 日常生活

读《玫瑰的名字》的馨香

文 :思羽



这是一本久闻大名,又一直没时间去读的大部头。今年夏天终于一气呵成读完,很有一种过瘾的满足感。虽然,不会认同书中的一些观点。


文本完全是学院派的风格。也可以看作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思想历史的百科全书。


作者艾柯是意大利中世纪历史研究学者、符号学家、大学教授,睿智又博学。小说是他48岁以后才开始的功课,也是一举成名。他的叙事从大结构框架的恢弘庞大,诸如,中世纪教会各派别的纷争、皇帝僭主和教皇的关系、关于基督守贫的辩论;到修道院日常生活的精微细致,修士们每天每个时辰的祈祷灵修,申正经、赞美经、晨祷、辰时经、午时经、午后经、夕祷、晚祷……他的思想让人看到但丁的精神和气质。尽管,他自己说第一语言是法语。他们同俱有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学者的博学敏锐,同在逻辑学,拉丁文法,修辞学上潜心研究、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而但丁就是艾柯可以汲取的、丰富的、肥沃的土壤;还有,他把对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学、迷宫学进行知识和形而上的分解探究,融入了自己的精神和借鉴。博尔赫斯写过《巴别图书馆》、《迷宫》,而图书馆和迷宫就是这本书最主要的意象。那句在微信上被到处转贴的,“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就是《天赐之诗》里的诗句;最后,艾柯还借助侦探小说的线索与结构,就不用提柯南道尔了,成就了丰富、复杂、纷繁而芬芳的《玫瑰的名字》。所以,我认为,它会成为当代少数经典文本之一。



安伯托·艾柯



开篇部分就是博尔赫斯式的叙事。煞有介事。故事发生在1327年意大利北部的一所貌似沉静寂寥,却充满了骇人听闻、无数死亡的激流暗涌的本笃会修道院。


序,是以《约翰福音》“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开篇。把十四世纪前后的政教历史、世态风情、人文思潮、和科学新发明概述了一番。这里,我看到,中世纪不是一个黑暗时代,而是一个闪光的、喧嚣的和沸腾的时代。现代欧洲的思想,语言,文化和国家孕育的土壤和摇篮。


德国皇帝路德维希和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的矛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教皇开除了德国皇帝的教籍,路德维希反告教皇是异教徒。一直以来,意大利神职人员的权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强大,更爱炫富和贪权;这就导致了方济各会的传播济贫的理想,宣称基督的清贫是信仰所在。可是因为它的发展过快,加上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上的影响,而遭到了教皇的排挤,想把他们当异端清除;当然,也就因此得到德皇的支持。


小说开始就是教廷和帝国之间开展谈判之际。路德维希将双方的第一次会谈地点安排在了小说里的修道院(没有给出具体地点)。而巴斯克维尔的威廉(记得《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就知道威廉哪方人士),方济各会的修士,因作过英国和意大利的宗教裁判所的裁判官,显示出非凡的才智和高度的人道精神在当时闻名遐迩。他带着见习僧,梅尔克的阿德索,也是本书第一人称作者,肩负神圣的使命来到此地。


小说为了表现巴斯克维尔的威廉的博学、聪明、洞察力、超凡才智和逻辑推理,特意为他安排了不同凡响的出场。他们师徒二人在快到修道院围墙的山路上,遇到了一群僧侣和仆人,嘈嚷着、激动着、兴奋着。然后有人迎上问他是不是谁谁,威廉先温和地谢谢食物总管,然后说,不要为迎接我中断你们寻找马儿,那马很机灵,沿着右边的小路走了,它不会走太远,到了山脚的烂草堆就会停下来。他甚至知道那是院长最宠爱的马驹,名叫勃鲁内罗,乌黑,五英尺高,步态均匀,大眼睛,小脑袋……这一连串显摆、足智多谋把阿德索和所有人都惊呆了。


阿德索在午时经观赏教堂的大门,那些雕塑、绘画、宝座、神像,七灯台、人子出现、水晶般的流水、翡翠般的彩虹、四活物、老鹰雄狮公牛和人、二十四长老身穿白衣头戴金冠坐在二十四宝座上、不断地匍匐敬拜……这些景象、甚至大段语言都是《启示录》的原文,是使徒约翰展示给世人的。很快,阿德索意识到,《启示录》里,未来国度里血腥的屠杀就像预表一样按顺序发生在这家修道院里。



修道院聚集着圣本笃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的众多僧侣们,还隐藏着从方洛各会发展出来的其它的小兄弟会教派的异己修士,异教徒,卑微者,也同时接待着来自全世界各修道院的访问学者、留学生。他们在此学习研究、启迪思想、著书立作,有的短暂逗留、有的终其一生。彼时,修道院里有一种邪恶的势力肆虐着,僧侣们正神秘地一个接一个地死人了。


七人死亡。


《启示录》里,天使吹响第一号角,下冰雹烈火夹带鲜血从天而降;天使吹响第二号角,大海的三分之一变成了血;第三号响,江河的三分之一和众水的泉源,第四号响,太阳、月亮和星辰的三分之一将被击中……


阿德尔摩,年轻的袖珍绘图名师。给书籍页边做装饰,画微型小图案。他善于自然发挥,从字母的结尾处巧妙地延伸出,美人鱼,欢快的鹿,吐火的怪兽……蜿蜒缠绕在书本页面周围,想象力丰富生动活跃让人赞叹。但是他身上有股女人味儿,欲望横生的眼波,撩惹得周遭男人们心神不定。第一天。他的尸体在藏书楼东南角的斜坡下被牧人发现,暴风雪侵蚀得尸体皮开肉绽,面目全非。


韦南齐奥,希腊语学者。他对知识渴望、大胆追求,喜欢学术辩论;他倡导诗歌,发现真理。他是生活在书本之中、为书而活着的学者。他有温馨的使命。第二天。他死得很恐怖不堪。两条腿倒插在一口大的猪血缸里。


藏书馆馆长助理,贝伦加。面色苍白紧张的年轻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和阿德尔摩的亲密的关系,还有马拉西亚,使众僧侣缄默隐讳、又暧昧、欲言又止。他因为不慎说了暴露那本藏书的秘密,欲盖弥彰。第三天。他溺死在医务所的浴缸水里。舌头发黑,两个手指肚发黑。


药草师,塞韦里诺。医务室里收藏不少砒霜,没药,曼陀罗草皮,他理性又有学识,第四天。他被星球仪砸死。


图书馆长,马拉西亚……


一切好像都按着《启示录》七号角吹起的顺序和预言……


这个楼堡、迷宫,是那些死去的僧侣们的欲望之蔓延浸淫、乱象丛生之所在。


书中还塑造了形形种种的僧侣:厚唇,参差的犬牙,伤疤把宽大的嘴巴和鼻子连一起,丑陋邪恶贪食的萨尔瓦多雷;奸淫无耻邪荡的雷乔米;表面凝重豁达,却执迷于聚敛财富,骄傲于权利的修道院长;为了得到稀世之作,不惜犯罪的本诺;还有藏书馆的守护人,瞎眼的豪尔赫……“正如通奸乃是对凡人的诱惑,财富乃是对贪婪的世俗教士的诱惑,知识则是对崇尚求知欲僧侣的诱惑。”


其实,《约翰一书》里早说过了的,世界上的诱惑无外乎,“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一下子就概括了以上种种。没读过约翰的福音书时,就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里知道这句话了。那时的触动是,谁能逃脱了这些诱惑和罪呢。



1986年的电影版改编,主角威廉由肖恩·康纳利所饰



藏书馆。不许笑。


艾柯营造了一个建筑结构复杂诡秘的迷宫式的藏书楼堡。


楼堡里面有举世无双、气派十足的书柜,旋转到深渊的楼梯。基督教世界无人能媲美的手抄本、珍本、古籍,和真理谎言秘密,巫师的邪书,圣灵的智慧之光,等等。


多少世纪以来藏书楼的设计蓝图,唯有馆长从他的前任那里得悉。没人可以进入楼堡的顶层。它的形状是八角形。远处看是四方形, 而每一个角上还各有一个七角形的角楼。


可是,修道院的一系列死亡却是源于在藏书馆寻找和隐藏一本书。


一本假想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卷。有关喜剧的 “笑”。缮写室里就有国精彩的辩论。希腊学者韦南齐奥说,如果“笑”能成为真理的载体,通过诙谐俏皮的语言来表达,也不是坏事。他反驳豪尔赫,认为诗歌不是低级的学科。如果是,怎么解释圣经里的赞美诗,也是诗歌,也用比喻。豪尔赫却说,主在他的教诲格言里,整本圣经中从来没有任何引人发笑和令人恐怖的东西。“基督是从来不笑的”。所以,他也倚老卖老,不许年轻的僧侣议论谈笑。


缮写室。记得以前看过小说或文章常提到中古时代的僧侣们怎样在缮写室誊写古卷圣经、默祷冥想、和工作中度过孤独寂寞的一生。强调身心灵的互动。就是以祈祷的精神读书,在工作中沉思,使它成为灵命成长的助力。而僧侣们的工作就是祈祷和从事学术书本研究心得。这家修道院就有150名仆人服侍60名僧侣。



艾柯说过有两位对他有深刻影响的作家:乔伊斯和博尔赫斯。另外,还有哲学上的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


乔伊斯最后快失明,而博尔赫斯则全瞎了。


博尔赫斯的名字全称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小说中那位不准笑、还狂热执著地守护着那个藏书馆的瞎眼修士,也叫豪尔赫;而且也博学多闻,当过十八年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在《〈玫瑰的名字〉注释》里,艾柯曾解释道:所有人都会问为什么要用豪尔赫这个名字影射博尔赫斯,为什么博尔赫斯又这样存心不良。我不知道!我需要一个看守图书馆的盲人(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叙事想法),而图书馆加上盲人,只能产生博尔赫斯。也不知该说艾柯太刻薄还是太聪明。


既然又说到博尔赫斯,引用一句他的话,“没有一个人有权主张文学的原创性,所有作家都或多或少是精神的忠实抄写员,是先在原型的翻译者和注释者。”他认为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原创了。文学这活儿很久之前就已经干完了。


再回到艾柯。他精心设计的开篇,僧侣仆人们寻找马驹勃鲁内罗,原型就是伏尔泰的小说《查第格》。查第格在树林里散步,遇到了皇后的太监,问他可曾见到皇后的狗,查第格说:哦,那是母狗,不是公狗,很小的卷毛,耳朵长,左前脚瘸了……这时皇上的马又丢了,他又说:那马漂亮极了,深奥五尺,蹄子细小……太监们都怀疑是他偷的,要惩罚他去西伯利亚。好在最后狗和马都找到。


还有那个迷宫藏书楼的意象。阿德索和威廉第一次进迷宫,怎样用僧侣袍子上扯下的毛线团做标志,幸亏这线团最后出来。是来自希腊的神话传说。忒修斯在找到他的生父希腊国王后,怎么自告奋勇做献祭的童男,来到米诺斯的迷宫,借助公主的线团,战胜怪兽,逃离迷宫。


书中到处可见的符号,这里每一个数字都揭示着微妙神圣的象征意义。在基督教中,四福音。数字八代表着重生与再生。上帝创造天与地用了六天,第七天为安息日,启示录里有七灯台、七号、七印和七碗,第八天则是基督徒通过洗礼”重生”或”再生”的日子。还有三位一体,三个天使……


“非洲之终端”的秘密:用手在幻象上方‘四’的第一和第七上操作。幻象是什么,第一和第七又是什么意思?


数字也都是丹布朗《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地狱》里擅长的课题。


镜子,文字密码,一场大火,这些情节和意象,我们从来都不陌生。


艾柯说,丹布朗就像是他的《福柯摆》里的一个人物。是他创造出来的。多骄傲自大的意大利人哈。丹布朗分享了他的那些小说人物对圣杯,共济会,异教秘密的着迷和沉醉。





有关玫瑰。


太多读者粉丝痴迷于《玫瑰的名字》里玫瑰的诠释。害得作者专门写文章要大家不要过度诠释。他说:“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


我理解,玫瑰就是爱欲。人世间的那点柔情温馨交欢和颤动。在激情中癫狂堕落,在极乐中焚烧死亡。



巴黎评论记者采访作者,问他,为什么他的两部成长小说里(《玫瑰的名字》和《波得里诺》),仅有两段描写性爱的场景,他说做爱比写爱更爽。


第三天晚祷后。作者记录了此生惟一一次销魂的爱欲。


他的欲望的冲动,如痴如醉,软弱无力、难以抵御地盈盈满涨,两三页纸用的全是《雅歌》里的文字描写。也难怪,小僧侣能说出自己的什么性爱语言呢。“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 异教女孩的美如晨光初现,美丽如月亮,皎洁如日头,威武如展开旌旗的军队。她的眼如鸽子,温柔甜美定睛;她的唇滴蜜,好像乳房滴蜜,散发出芳香;她的两只乳房如百合花中吃草的小鹿……我想这就是阿德索生命中惟一的、最后的一朵玫瑰。没有名字,只留下芬芳和馨香。


博尔赫斯的《弥尔顿和玫瑰》写到:


散落在时间尽头的
一代代玫瑰,我但愿这里面有一朵
能够免遭我们的遗忘,
一朵没有标记和符号的玫瑰
在曾经有过的事物之间,命运
赋予我特权,让我第一次
道出这沉默的花朵,最后的玫瑰
弥尔顿曾将它凑近眼前,
而看不见。哦你这绯红,橙黄
或纯白的花,出自消逝的花园,
你远古的往昔魔法般留存
在这首诗里闪亮,
黄金,血,象牙或是阴影
如在他的手中,看不见的玫瑰呵。


弥尔顿,最后也全瞎了。就像博尔赫斯自己。还有书里的修道院和藏书楼的真正主人,豪尔赫。


从藏书楼到对书本的掌控、从知识到对话语权的掌控,文本中的象征一览无余。掌握了知识就是掌握了话语权和叙事,也就掌控了世界。


可惜,从中世纪的混乱的时代至今,无论君王还是教皇,没人做到。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分享到: 更多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科学网 (华科网)  

GMT+8, 2019-12-27 18: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