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论文 科普 华科
查看: 523|回复: 0

唐土地自由流转 导致安史之乱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61

主题

379

回复

2168

博文
发表于 2016-1-25 2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士兵变成雇佣兵,隶属于将领私人而不是皇帝。安史之乱初期发展的那么快的原因之一也是唐王朝已经不得人心.安史之乱后长期藩镇割据的原因也是农民失去土地,唐朝失去人心,农民们宁愿从属藩镇也不愿意从属唐帝国.而府兵制被破坏的原因是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起源于北周,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前,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专门的府兵组织系统。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玄宗时改为六年),其服役期限为21~59岁(玄宗时曾有缩减)。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 。每一火(一火10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 6 匹(或用驴),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府兵制必须要均田制配合,否则士兵不愿意打仗,也没有能力自备粮食和武器。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数额不等的职分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北齐男子18岁开始授田。唐代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狭乡减半。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从北魏太和九年(485)政府颁布均田令开始实施,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废弛,前后约三百年。

    毛泽东战胜蒋介石的法宝就是土地革命。打仗打的是人、财、物。必须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必须有源源不绝的人、财、物支持。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清楚割据称王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民革命自古就有均贫富的传统。均贫富的核心就是均田。只要均贫富,你的军队战斗力绝对是天下无敌。均田制是严禁土地自由流转的

  唐自高宗时期,人口增长和国家政策就对均田制造成了破坏。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承平发展,社会经济持续上升,隋唐之际长期战乱所形成的地广人稀的"宽乡",已被日益增殖的民户布满。天宝末在籍人户较贞观年间净增两倍,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早以不足受授,而大土地所有制却在急遽发展。唐代田令中关于土地买卖的限制远比前代宽松,随着玄宗时代商品货币经济的长足发展,繁重的兵役、力役的压迫,均田民手中远比田令规定为少的一点土地,主要通过土地交易被大量兼并。开元二十三年"禁买卖口分永业田诏"、天宝十一载"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都谈到这种现象是"因循亦久","远近皆然"。当时朝廷采取承认现实,"务使弘通",不惜改弃田令的态度,实际上等于公开承认均田制的失效。两税法不过是这一既存事实在税制上的反映而已。

    与均田制的崩坏相应的,是作为国家编户的均田小农大量逃亡,成为地主庄田上的租佃者,这又与南朝大量困于赋役的逃亡农民投附于封建田园相类似。均田制被废除也导致府兵制不存在,遂出现募兵制。

   高宗以后的政治策略也是打击豪族,鼓励新兴的庶族地主,尤其是武则天。

   首先,武则天刻意放宽了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并开始大量将土地“赏赐”出去,这是为了巴结地主们,并让支持她的官僚能够转化成地主,增加地方支持率。我们先看看唐初的贵族官僚“永业田”:

级别 亩数 勋官:级别 亩数
亲王: 10000 上柱国 3000
一品职事官 6000 柱国 2500
郡王职事官 5000 上护军 2000
国公职事官 4000 护军 1500

郡公职事官 3500 轻车都尉 700
县公职事官 2500 骑都尉 400
候职事官 1400 骁骑尉 80
伯职事官 1000 云骑尉 60
子职事官 800 武骑尉 40
男职事官 500

由于唐初官僚不多,这个数目加起来也不算大,所以还有相当土地可供均田制。但是到660年之后,武则天将这一数值大大增加,比如说,上柱国的田产到了100000亩,上护军也有20000亩,这些土地大多是低价征收农田而来,直接导致数十万农民破产。加上武则天执政之后,开始放宽各种勋官的授予限制,并增加官员总量,其效果等同于将地主阶级放大了近一倍,导致大量侵占田地,而原有地主不受限制的土地兼并也发展迅速,结果到675年,中国已经有了400万户佃户——630年还只有110万户!唐朝阶级矛盾迅速激化,而生产率随之下降。亩产(水稻)由550斤左右下降到了460斤,小麦则由230斤降到170斤,人均GDP的损失必然是巨大的。

    唐朝的户籍非正常下降也在这时开始严重了。以下是初唐和武周时户口对照比:

公元620年:全国户2950000,口19900000;
公元650年:全国户3830000,口30100000;
公元660年:全国户3310000,口29900000;
公元675年:全国户3440000,口30010000.

注意,唐太宗时代,由于生产力恢复,大量流散人重新定居等原因,20年间增加了100万户,而在此之后,国无大战,且85%的年份是丰年,按照一般规律,户口应该大增。可是武则天执政后,户口却没有增加反而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当然不是人少了,而是由于放纵兼并,重税盘剥,所以大量人口逃离本籍,或成为流民,或“投献”依附于地主豪强,武则天篡位后,对边境少数民族区域控制逐步失效,也导致了很多地区不再算入人口。唐中宗复位后,曾经进行过清查,不完全发现全国有户615万,可见武周的土地兼并之严重。

   武周时期,贪污严重、开支浩大,又直接导致了财政空虚,因此影响了募兵的效果。武则天只能将这一财政重担交给地方,结果催生了地方军事力量和独立的地方财政体系,为后来的藩镇割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