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论文 科普 华科
查看: 463|回复: 0

一种错误盛行93年说明了什么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58

主题

101

回复

113

博文
发表于 2016-9-10 17: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0挪威布朗开始证明“9 + 9”,经过了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7 + 7”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6 + 6”1937年,意大利蕾西先后证明“5 + 7”, “4 + 9”, “3 + 15”“2 + 366”,以及1938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5 + 5”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4 + 4”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3 + 4”稍后证明 “3 + 3”“2 + 3”。到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1 + 4”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1 + 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 “1 + 2 ”
    再到1995年安德鲁怀尔斯搞的费马大定理,2004年陶哲轩搞得“存在任意多对素数算术数论”,一直到2013年张益唐所谓“有无穷多个小于70000000的素数对”我们发现了什么?
      首先,这些浅显的错误总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连续出现,太蔑视和挑战学术规则了吧,不论讲什么理由,都反衬了数学家的低效率,低水平,1920年至2013年,长达93年,同一个数论领域,同一个集合概念的命题同一个特称判断的结论,先后发生了几十起狗屁不通的成果。这些错误的手段都是一样的,内容大同小异,就像多起杀人案犯罪分子,案件是同一人所为,并且案犯留有同一脚印、指纹、等线索。

     这使我很不理解,数学界是干神马的,是光会喝酒吃饭的群体吗?这一迟破93年的疑案,暴露了数学家素质问题,有多么严重,它的选人用能是反向的,它的逆向淘汰制说明,数学家队伍里,有许多人不具备基本的素质,他的来源多由一群不学无术的低能人员构成,较好的,有水平的,有学术能力的人很难受到重用,如此简单的有规律的错误,按理说是非常容易发现的的,这些犯错误的数学家就像流窜作案,不是偶发一起,不是没有一系列线索,它久拖不破,彰显了数学家队伍的无能,应当深刻反省和检讨,对领导人要追究渎职的责任。

      此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人的虚荣,浮躁,懒惰和不负责任,这些错误发生数学体制有关,没有对应的批判系统,数学界单一的审稿模式,评价体系,媒体无中生有的吹捧形式,如此有影响的费马大定理鉴定班子人员组成,线索发展方向,每一环的处理结果,一般情况下,都应该请示逻辑学家,而数学界为了获取资金支持和利益,都千方百计地忽悠大好形势,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他们想得是如何平安地升官发财,自然对阴暗面的东西,能压就压,能瞒就瞒,能拖就拖,实际上,除了科学领导人和数学家的责任,媒体也有失声的问题,由于中国没有学术批判的独立媒体,记者无权报道这些内容,也助长了学术造假者的嚣张气焰

     为什么对批评内容不能像当时吹捧的那样大肆报道呢?是担心原先的错误引发群众恐慌吗?是担心科学从此没有地位吗?各种数学奖悬赏的疯狂表明只有钱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及时报道,从第一起质疑开始,就上头条新闻,把可以公开的细节如实告知数学界,可以增加数学界的防犯意识,完全可以使后面的错误免于发生,刻意造假者也会有所顾忌和收敛,但恰恰相反,搞得神秘兮兮的,许许多多的错误至今不肯揭穿,大学数学系的师生,没有质疑的课程,逻辑学界各种人物不少,难道都没有留意吗?大概数学所的人只想抬高自己地位,数学系师生只想有一个好工作逻辑学家只想多赚钱不想得罪人,而忽略了这么多造假或者错误的疑点吧?总之,费马大定理这起典型的学术变态系列案,给科学界以巨大的嘲讽,越是大肆宣传越是丢脸,越使人们感觉生活环境的不安全。我看,在追究学术造人的责任的同时,也要严惩不作为的科学领导人和酒囊饭袋的数学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